|
|
不少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困惑:公司在 ESG(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)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,也获得了高评级,可为啥在争取客户订单时,感觉这个高评级没起到多大作用呢?其实,把 ESG 高评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客户订单加分项,是有方法和策略的。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,越来越多客户,尤其是大型企业和国际客户,在选择供应商时,ESG 表现已成为重要考量因素。全球 500 强企业中,78% 明确要求供应商...
2025-09-20
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突击验厂如同悬在头顶的 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,随时可能落下。不少企业管理者都有过这样的苦恼:一旦遭遇突击验厂,内部就陷入混乱,各部门手忙脚乱,信息传递不畅,关键资料找不到,最终导致验厂结果不理想,影响企业声誉与业务合作。其实,只要提前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,尤其是能在 5 分钟内迅速召集跨部门作战小组,就能化被动为主动,从容应对验厂挑战。接下来,就为大家详细拆解这一关键 ...
2025-09-19
在当今市场环境下,越来越多企业重视可持续发展,纷纷投身于 ISO42001 可持续采购实践中。可不少企业管理者纳闷:“我们对供应商开展了 ESG 评估,怎么总感觉效果不理想,对推动可持续采购助力有限呢?” 其实,问题往往出在评估维度有缺失。接下来,就为大家讲讲供应商 ESG 评估中常被忽略的 4 个关键维度。 一、供应链韧性维度 在全球供应链频繁遭受冲击的当下,如疫情、自然灾害、地缘...
2025-09-19
“我们企业也想转型变革,投入了不少资源,可最后总是不了了之,到底问题出在哪?” 相信不少企业管理者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。市场环境风云变幻,企业要想持续发展,转型变革似乎成了绕不开的话题。但现实往往很残酷,据相关研究,超过 70% 的组织变革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,文化冲突、员工抗拒、策略失误等都是导致失败的因素。今天,咱们就来深入聊聊,如何运用系统思维与关键突破策略,让企业转型变革顺利落地,真...
2025-09-19
“食品厂做 BRC 认证,虫害控制记录保留 1 年不行吗?为啥非要 3 年,资料堆积如山,管理起来太麻烦!” 不少食品厂管理者在面对 BRC 认证要求时,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。多保留两年记录,看似只是时间上的延长,实则有着关键意义。 从法规合规角度看,BRC 认证作为全球广泛认可的食品行业标准,明确规定虫害控制记录需保留 3 年。这背后是对食品安全追溯性的严格要求。食品生产是个连贯过程,...
2025-09-18
服务器宕机 1 小时才派单、客户投诉 2 小时没跟进、故障原因查半天没头绪 —— 不少企业做了ISO20000运维认证,却仍陷 “事件响应慢” 的困境,不仅拖慢业务,还让认证成了 “纸面合规”。其实问题不在执行,而在运维流程里藏着 3 个容易被忽视的系统级漏洞。 一、事件分类 “一锅煮”,优先级没分清 很多企业不管是 “服务器宕机” 还是 “打印机卡纸”,都走同一套响应流程,导致关键...
2025-09-18
“我们给供应商做了ESG评级,可评级高低好像对合作没啥影响,优质供应商没奖励,差的也没淘汰,那这评级不是白做了?” 不少企业管理者在推进ESG供应链管理时,都有这样的困惑。花了精力和成本去评估供应商的环境、社会和治理表现,却没把评级结果切实应用到订单分配等关键环节,导致ESG管理流于形式,无法真正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控。今天,启航管理咨询就来拆解一下,如何将ESG评级与订单挂钩...
2025-09-18
刚刚完成一批产品的有害物质检测,突然新规出台,标准又变了?客户要求提供最新合规证明,团队却还在用去年的标准?这不是管理失误,而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。 全球环保法规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。仅2022年,全球就发布了超过1500项与有害物质相关的法规修订。许多企业发现,传统的合规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法规变化的步伐。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体系标准,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应对法规动态变化的系...
2025-09-17
RBA验厂时,审核员指着能源报表问:“外购电力的排放因子为啥用去年的?”;工厂只算了生产用电,漏了办公楼空调能耗;碳排放计算表填完,却跟能源消耗总量对不上 —— 不少企业在RBA能源消耗数据填报和碳排放计算上频频出错,明明耗了力整理数据,却因误区导致验厂受阻。 RBA对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极高,这两类数据不仅是验厂合规的关键,更影响企业在供应链中的ESG竞争力。很多企业栽在...
2025-09-17
审核组里有位内审员的证书去年就到期了;审核记录上的发现项和实际整改完全对不上;生产部抱怨内审员不懂工艺,提的改进建议不落地 —— 不少企业做 ISO9001 内审,总在 “人、流程、效果” 上踩坑,最后内审成了 “走过场”,外审时被揪出问题才追悔莫及。 ISO9001 内审不是 “拿证必须走的流程”,而是企业自我诊断、持续改进的关键抓手。很多企业败在 “审核管理不扎实”,其实做好 3 ...
2025-09-17
客户验厂时,审核员指着车间的温度计说:“这个月的校准记录呢?”;质检室的卡尺显示合格标签已过期;电脑里的测试软件从未做过验证记录 —— 不少企业在设备校准记录上频频踩坑,明明花了时间校准,却因记录缺项让验厂卡壳,甚至影响订单交付。 设备校准记录不是简单的 “打勾存档”,而是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中 “监测环节” 的核心证据。很多企业败在 “该记的没记全,记了的不合规”,其实掌握...
2025-09-16
审核员翻完培训记录,指着签到表问:“员工学完 HSF,怎么证明真的懂了?”;采购选料时仍分不清 RoHS 2.0 新增的禁用物质;生产线上员工把非环保物料混入产线 —— 电子制造业做 HSF 意识培训,常陷 “培训了 = 有效果” 的误区,最后合规风险仍在,QC080000 要求也没落到实处。 HSF(无有害物质)培训不是 “签到 + 考试” 的走过场,而是电子厂应对环保合规、规避客户...
2025-09-16
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管理者都有过这样的困惑:花了几个月做 IATF16949,证书拿到手了,可生产现场该出的质量问题还在出 ——FMEA 报告堆在文件柜里没人更新,控制计划和实际生产对不上,审核前连夜补记录成了常态,体系和业务完全是 “两张皮”。更头疼的是,客户 audit 时一查实操就露馅,明明有体系却没起到管控作用,反而成了 “负担”。 其实 IATF16949 不是 “拿证工具”,...
2025-09-16
拿到 ISO27001 证书没多久,却突然遭遇核心客户数据泄露;风险评估报告厚厚一本,实际发生安全事件时才发现,最关键的交易数据根本没纳入资产清单 —— 这是很多企业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时的真实困境。 资产识别是 ISO27001 风险评估的基础,却常被当成走过场。某企业在审核中被发现列了 4937 项资产,却因未区分重要性,导致 2000 多项高风险评估结果毫无意义。核心数据资产的漏检...
2025-09-15
又是一年质量月,横幅挂起来了,口号喊起来了,但然后呢?当所有形式主义的喧嚣过后,企业的质量水平真的有所提升吗?还是说,这仅仅是一场年复一年的精致表演? 九月的质量月活动,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年度惯例。然而,很多企业的质量月却陷入了“年年办、年年老一套”的困境:开个动员会、拉几条横幅、搞几次检查,然后一切照旧。 在这样的背景下,每个企业管理者都面临一个关键抉择:是将质量月视为不得不走的过...
2025-09-15
审核员指着客户图纸上的三角符号问生产主管:“这个特性在你们车间怎么控制?” 主管支支吾吾答不上来;批量生产时突然收到客户投诉,才发现作业指导书漏了关键特性参数;PPAP 文件反复修改,只因特殊特性符号在不同文件里标注不一致…… 这些在汽车零部件企业常见的场景,本质上都是客户特殊特性转化断层造成的管理漏洞。 IATF16949 标准 8.3.3.3 条款明确要求,企业必须建立特殊特性的完...
2025-09-15
销售部刚安抚好一个客户,质量部又接到同样的投诉电话。团队疲于奔命,仿佛成了专业的“救火队”,但火源却从未被真正扑灭。你是否也陷入了这种无尽的循环? 在制造行业,重复发生的客户投诉是企业管理体系的“照妖镜”,它直接反映出纠正预防措施(CAPA)的系统性失效。许多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处理投诉,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环:从“纠正一件事”升级到“预防一类事”。 IATF 16949标准的核心思想之一...
2025-09-12
安全会议上反复强调的隐患,投入资源完成了整改,但同样的问题为何依旧重复出现?很可能您的隐患管理只做了前半程,而缺失了最关键的效果验证环节。 许多企业建立了隐患排查机制,却能总在“整改落实”后止步。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之一是“持续改进”,而这必须通过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流程(PDCA循环) 来实现。 缺失了验证,整改就成了“纸上谈兵”,无法真正消除风险,甚至可能...
2025-09-12
又一次ITS SQP验厂失败,审核报告上密密麻麻的不符合项让团队士气低落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为什么每次整改后,新问题还是不断出现? 许多供应商在面对ITS SQP(社会责任合规程序)验厂时,陷入"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"的被动应对模式。真正的问题在于缺乏系统性的风险评估方法,无法从源头预防问题发生。 FMEA(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)作为可靠性工程的核心工具,恰恰能为ITS SQP验厂提供一...
2025-09-12
客户要求提供ESG报告,投资者询问劳工权益表现,突然发现供应链上的劳工问题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?您并非孤例。许多企业管理者发现,ESG评级中供应链劳工标准是最难达标的项目之一。供应商数量多、分布广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,使得劳工权益保护难以有效落实。其实,快速达标并非遥不可及。通过以下三个关键步骤,企业可以系统化地提升供应链劳工表现,满足ESG评级要求。 一、精准识别:定位风险节点 首先...
2025-09-11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