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医疗器械企业必学!ISO13485全生命周期管控的5个关键卡点发表时间:2025-05-21 10:57 医疗器械行业监管越来越严,一个设计缺陷可能导致整批产品召回,一次售后处理不当就能引发合规风险。ISO13485认证不是简单拿证,而是要把质量管理贯穿产品从研发到售后的每个环节。掌握这五大阶段的管控要点,才能真正规避风险,守住合规底线。 一、研发设计:把风险扼杀在图纸阶段 产品研发是质量管控的源头,需重点关注: 需求评审:建立《用户需求清单》,明确产品性能、安全性等要求,组织跨部门评审避免遗漏关键指标; 风险分析:运用FMEA工具识别潜在风险,针对高风险点(如植入类器械的生物相容性)制定控制措施; 设计验证:严格按照设计输入要求进行测试,确保设计输出符合预期用途。 二、采购控制:选对供应商等于成功一半 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产品安全,企业需做到: 供应商筛选:制定《供应商评价准则》,从资质、质量保证能力、供货业绩等维度打分评估; 合同约束: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物料技术要求、检验标准和违约责任,确保供应商按规供货; 进货检验:按抽样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,保留检验记录,不合格品及时隔离并追溯处理。 三、生产过程:每个环节都是质量防线 生产环节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产品缺陷,需强化管控: 关键工序识别:确定焊接、灭菌、组装等关键工序,制定《作业指导书》明确操作参数和控制要求; 设备管理:对生产设备、检验仪器定期校准维护,保留校准记录和使用日志; 环境控制:洁净车间温湿度、压差、尘埃粒子数等指标需符合规定,每日监测并记录。 四、质量检验:不放过任何细微隐患 检验是质量管控的最后一道关卡,需注意: 检验标准细化:制定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检验标准,明确检验项目、方法和判定准则; 记录完整性:检验记录需包含检验时间、人员、结果等信息,确保可追溯; 不合格处理:建立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,对不合格品标识、隔离、评审和处置全过程留痕。 五、售后服务:响应速度决定品牌信誉 售后环节的质量管控直接影响企业声誉,需做好: 投诉处理:建立《客户投诉处理流程》,确保投诉24小时内响应,7个工作日内给出解决方案; 不良事件监测:及时收集产品不良事件信息,按法规要求报告并采取纠正措施; 客户反馈利用:定期分析客户反馈,将改进建议纳入产品优化或流程改进。 启航管理咨询表示,ISO13485的核心价值,在于通过全生命周期管控将质量风险降到最低。医疗器械企业只有从研发设计到售后服务层层把关,才能在合规的基础上提升产品竞争力。启航管理咨询建议企业,将这些管控要点融入日常运营,让质量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。 |
启航管理咨询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抖音号|57357617211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