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RBA供应链:二级供应商管控漏洞如何排查?发表时间:2025-07-16 11:48 不少企业做 RBA 认证时栽在二级供应商手里:一级供应商资质齐全,可客户验厂时突然查到,给一级供应商供货的某家二级厂存在劳工超时问题。结果认证受阻,订单也跟着悬了 —— 老板们纳闷:“我管好了一级供应商,怎么还是出问题?”其实 RBA 供应链管控的盲区,往往藏在二级供应商环节。启航管理咨询接触过太多类似案例,想堵住漏洞,关键在这三个实操动作: 一、先给二级供应商 “画圈”,锁定高风险对象 别盲目排查所有二级供应商,先聚焦 “高风险群体”。按这两个维度筛: 看物料重要性:给一级供应商提供核心部件(如电子厂的芯片、汽车厂的轴承)的二级厂,必须重点盯。 看风险类型:涉及化学品、重工业的二级厂,容易出环保或安全问题;劳动密集型的(如包装厂、组装厂),要重点查劳工合规。 列一张《二级供应商风险清单》,标注 “高 / 中 / 低” 风险等级,排查时按优先级来,避免精力浪费在低风险对象上。 二、审核别只看 “纸面上的合规”,要挖 “实际操作” 二级供应商给的资质文件可能很漂亮,但现场可能完全两码事。审核时别只看《营业执照》《环评报告》,要追问一级供应商: 你们去二级厂现场看过吗?仓库的化学品堆放有没有防泄漏措施? 他们的员工考勤记录是电子打卡还是手工记?有没有连续上班超 7 天的情况? 上次那批不合格的原材料,二级厂有没有说清原因? 甚至可以要求一级供应商提供 “二级厂现场照片 + 关键岗位访谈记录”,比单纯看文件更能发现猫腻。 三、让一级供应商 “背好责任”,别当甩手掌柜 别自己冲在前面查二级供应商,要把压力传给一级供应商。在和一级供应商的合同里明确: 他们必须对二级供应商的 RBA 合规性负责,发现违规要及时整改。 每季度得向你提交《二级供应商合规报告》,附排查记录和改进证据。 要是因为二级供应商违规影响到你,他们得承担赔偿责任。 定期和一级供应商开碰头会,盯着他们晒 “二级供应商整改清单”,比如 “某二级厂已调整工时,考勤记录已更新”,让管控形成闭环。 启航管理咨询称,RBA供应链管控不是 “管好一级就万事大吉”,二级供应商的漏洞可能让前期努力全白费。先锁定高风险对象,再穿透文件查实操,最后倒逼一级供应商担责,这三步环环相扣,才能真正筑牢合规防线 —— 毕竟客户看的,是你整个供应链的底色。 |
启航管理咨询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抖音号|57357617211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