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供应商审核总碰壁?ISO28000第三方管理3招破局发表时间:2025-08-06 11:42 物流部王经理最近愁眉不展:合作多年的供应商,ISO 28000 审核时查出运输环节安保漏洞,不仅订单被暂停,连公司自己的供应链安全评级都受了影响。想换供应商,成本太高;不换,又怕下次审核再出问题。 很多企业都有类似困扰:自己审供应商,容易 “手下留情”;等第三方审核出问题,损失已经造成。ISO 28000 的核心是供应链安全,第三方管理不是 “走过场”,而是要建立 “提前防、精准查、持续改” 的闭环。启航管理咨询分享 3 个能直接落地的策略: 一、别等审核才发力,把标准嵌进合作前的 “准入关” 第三方审核不过关,根源往往在合作初期就埋了雷。 先筛 “硬指标”:把 ISO 28000 里的关键要求(比如运输车辆 GPS 监控、仓储区域 24 小时安保)变成 “准入清单”,供应商必须提供对应的证明文件 —— 不是空口承诺,而是 “监控记录截图”“安保人员排班表” 这类能验证的材料。 做 “穿透式访谈”:别只跟供应商的销售聊,直接找负责实操的人问细节:“你们的司机每天出车前,车辆检查哪些安保项?”“如果遇到货物异常,上报流程是什么?” 答不上来或答非所问的,直接 Pass。 签 “责任连带” 协议:合同里明确写清:如果因供应商未达标导致审核失败,他们要承担返工、误工等损失。用条款倒逼对方重视。 把好准入关,能过滤掉 80% 的高风险供应商,后续审核会顺很多。 二、审核不是第三方的事,自己先做 “预演式排查” 等第三方查出问题再整改,代价太大。不如自己先按 ISO 28000 的框架,做一次 “模拟审核”。 按 “风险等级” 查重点:高风险环节(比如国际运输、危险品仓储)要细查:GPS 是否真的 24 小时在线?仓库的监控录像能保存多久?低风险环节(比如普通包装材料供应)可以简化,但基本的防火、防盗措施不能少。 用 “现场 + 记录” 双验证:光看供应商提供的《安保手册》没用,要到仓库现场看监控是否正常运行,随机抽 3 天的记录,检查是否有完整的交接班签字。记录和现场对不上的,就是需要整改的点。 列 “问题清单” 限时改:查出漏洞后,别笼统地说 “你们要整改”,而是明确 “哪项不达标、需要什么证据证明整改、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”。比如 “运输车辆未安装紧急报警装置,7 天内提供安装完成的照片和验收单”。 自己先查一遍,相当于给第三方审核 “打预防针”,整改成本能降一半。 三、别让整改停在 “纸面”,用 “跟踪机制” 保效果 很多供应商审核后也提交了整改报告,但实际没落地,下次审核照样出问题。 建 “整改跟踪表”:把第三方审核的问题、供应商的整改方案、完成时间都列清楚,每周跟进进度。比如 “仓储区域围栏破损”,不仅要记 “已修复”,还要附 “修复后的照片” 和 “定期检查的责任人”。 搞 “突击复查”:整改完成后,不打招呼去现场看 —— 比如早上 7 点去仓库,看看安保人员是不是真的按规定巡逻;随机抽一辆运输车辆,检查紧急联系人信息是否更新。 把 “整改效果” 和订单挂钩:连续两次整改不到位的供应商,暂停新订单;整改彻底的,优先安排订单。用利益驱动对方持续改进。 ISO 28000 的第三方管理,核心不是 “卡供应商”,而是通过他们的合规,保障自己的供应链安全。从准入时的严格筛选,到合作中的模拟排查,再到整改后的跟踪验证,每个环节都做到位,不仅能顺利通过审核,更能让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实实在在提升。 |
启航管理咨询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抖音号|57357617211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