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55-81799973
新闻详情

采购来料检验总漏项?ISO9001供应商管控细节,制造业必看

发表时间:2025-08-11 16:01

  仓库又收到一批不合格的轴承 —— 抽检时只看了尺寸,没查硬度,等到装配时才发现问题,退回去返工不说,整条生产线都停了半天。这种 “漏检” 的亏,不少制造企业吃过不止一次。

ESG 认证攻略 (17).jpg

  ISO9001 里 “外部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的控制” 条款,核心就是要让来料检验 “项项不落、次次到位”。漏项看似是检验员的疏忽,实则是供应商管控的四个环节没做扎实。启航管理咨询分享几个能直接落地的细节,帮企业把检验漏洞堵上。

  一、先给物料 “分级”,重点项不能漏

  不是所有物料都要按一个标准检,先按 “重要程度” 分级:

  关键物料(如发动机的核心部件):列全检项,包括外观、尺寸、性能、材质证明,甚至要查供应商的过程记录;

  一般物料(如包装用的纸箱):可以简化,但至少要检数量、外观和是否符合订单要求;

  辅助物料(如清洁用的酒精):核对合格证和保质期就行,但不能不检。

  某机械加工厂给 500 多种物料分了级,把过去 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 的检验表,改成了按级定制的清单,漏检率直接降了七成。

  二、检验标准 “写清楚”,避免 “凭经验”

  检验员最怕的是 “不知道该检到什么程度”。把标准落到纸面上:

  别写 “外观合格”,要写 “无裂纹、划痕长度不超过 2mm,且每平方厘米不超过 1 处”;

  尺寸检验要标清 “用什么工具(如 0-150mm 卡尺)、精度要求(如 ±0.02mm)、测量点(如两端各测 3 处)”;

  带证书的物料,要写 “核对证书编号与物料批次号一致,且在有效期内”。

  标准越具体,检验员越不容易漏项。有个电子厂把标准做成图文对照卡,新员工上手第一天就能准确操作。

  三、让供应商 “提前配合”,减少检验盲区

  有些漏项是因为供应商没提供必要信息:

  下单时就明确要求:“来料时必须随带检验报告,且报告中要包含 XX 项目的检测结果”;

  对关键物料,要求供应商在包装上贴 “检验重点提示”,比如 “此面需重点检查平整度”;

  定期和供应商核对检验标准,避免 “我方认为要检的,对方没当回事”。

  供应商配合到位了,检验时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
  四、用 “双重复核” 兜底,避免 “一人漏检全流程错”

  再细心的人也有疏忽的时候,加一道防线:

  检验员检完后,班组长随机抽查 10% 的项目,重点看容易漏的关键项;

  用 “检验记录表” 倒逼全项检查,表上的每一项都要打勾或填写结果,少一项都不能签字;

  发现漏项后,不是只罚检验员,还要查 “是标准没写清楚,还是流程有漏洞”,针对性改。

  ISO9001 的供应商管控,说到底是 “把该做的事做扎实”。来料检验没小事,少漏一个项,就可能少一次生产停线、少一批不合格品、少一笔返工损失。把这四个细节做到位,不仅能通过体系审核,更能实实在在减少损失。


分享到:

Hi

启航管理咨询

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
抖音号|57357617211
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


ISO认证咨询
管理咨询
企业培训
联系我们
电话:0755-81799973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福龙路旁恒大
          时尚慧谷大厦6栋B座1309-1311
邮箱:qh@szqhmc.com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