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EcoVadis社会责任项被扣分?3个合规雷区提前避发表时间:2025-08-18 11:56 某外贸企业的 EcoVadis 报告里,社会责任项得分刚过及格线 —— 原因是 “未提供员工考勤记录”“供应商劳工审核缺项”。客户看到后,直接把年度订单量压减了 20%。很多企业花大力气做环保和治理,却在社会责任这块栽了跟头,关键是没避开这些常见雷区。 EcoVadis 的社会责任维度占 20% 权重,看似细碎的要求,其实藏着不少合规陷阱。提前把这三个雷区吃透,能少走很多弯路。 雷区一:员工权益 “说一套做一套” 别以为签了劳动合同就万事大吉,这些细节最容易被扣分: 考勤与薪资:加班记录要和工资条对得上,某电子厂因 “考勤表显示每月加班 60 小时,但工资条里加班费只算 40 小时” 被判定为 “薪资欺诈”; 培训记录: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、特殊岗位资质培训,要有签到表和考核记录,空口说 “做过培训” 没用; 歧视与骚扰:反歧视政策不能只挂在墙上,要定期开展培训,还要有明确的投诉处理流程,证明 “真的在执行”。 某玩具厂花大价钱做了社会责任手册,却因没保留员工培训签到表,被认为 “制度未落地”,直接扣掉 15 分。 雷区二:供应商管理 “只查不管” EcoVadis 会追溯供应链的社会责任表现,这几点没做到很容易翻车: 审核别走过场:供应商的劳工合同、消防设施检查记录,要真的去看原件,拍几张照片存档没用; 问题要跟进整改:发现供应商有童工风险,不能只终止合作,要记录 “采取了哪些措施督促整改”,体现管理责任; 分级管理别偷懒:对核心供应商至少每年审一次,小供应商也要查基础合规文件,“一刀切” 会被认为 “管理不到位”。 某服装企业因 “未对布料供应商做劳工审核”,社会责任项直接被评为 “高风险”,错失了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。 雷区三:社区与公益 “摆拍作秀” 公益投入不是越多越好,关键是 “真实且持续”: 别搞一次性活动:偶尔捐批物资不算数,要有长期计划,比如 “每月组织员工参与社区清洁”,并保留活动记录; 别和业务脱节:结合企业优势做公益,比如食品厂开展 “过期食品捐赠流程”,比单纯捐钱更能体现社会责任; 记录要具体:不说 “投入 10 万元做公益”,要写 “为周边社区捐赠 200 套消防设备,组织 3 次安全培训,覆盖 500 人次”。 启航管理咨询表示,避开这些雷区,不是为了应付评分,而是让社会责任真正融入运营 —— 当员工权益有保障、供应链合规、社区关系和谐,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自然会提升,这才是 EcoVadis 评估的真正意义。 |
启航管理咨询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抖音号|57357617211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