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55-81799973
新闻详情

HACCP计划失效:关键控制点CCP识别错误的4种情况

发表时间:2025-08-26 14:50

  不少食品企业负责人都吐槽过:花了大力气做 HACCP 计划,可实际生产中还是出问题 —— 要么漏控了高风险环节,导致产品抽检不合格;要么把非关键环节当成 CCP(关键控制点),反复监控却没意义,既浪费人力又增加成本。其实,HACCP 计划失效,很多时候是从 “CCP 识别错误” 开始的。启航管理咨询结合服务食品企业的经验,梳理出 4 种常见的 CCP 识别误区,帮企业避开坑,让 HACCP 真正发挥作用。

ESG 认证攻略 (17).jpg

  一、把 “显著危害” 和 “日常风险” 搞混,错把非关键当关键

  有些企业在识别 CCP 时,只要看到 “可能有风险” 就定为 CCP,比如把 “车间地面清洁”“员工手部消毒” 这类日常卫生管控,当成了关键控制点。但按 HACCP 原理,CCP 针对的是 “显著危害”—— 也就是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、且通过后续环节无法消除的风险。像地面清洁属于基础卫生要求,即便有疏忽,后续还有产品清洗、杀菌等环节兜底,不算显著危害,硬定为 CCP 只会分散精力,反而忽略真正的高风险点(比如罐头杀菌温度)。

  启航建议:先列全生产全流程的 “潜在危害清单”,再用 “危害发生可能性” 和 “后果严重程度” 两个维度打分,只有两项得分都高的,才纳入显著危害评估范围,避免盲目定 CCP。

  二、漏评 “特殊工艺” 风险,关键环节直接跳过

  有些企业按常规流程识别 CCP,却忽略了自家特有的工艺环节。比如某烘焙企业,新增了 “冷冻面团解冻后二次发酵” 工艺,却没评估这个环节的微生物滋生风险,没将其定为 CCP,结果因解冻温度失控,导致批量产品菌落总数超标。还有的食品企业,在原料预处理环节用了新的酶解技术,却没考虑酶解时间、温度对食品安全的影响,也漏设了 CCP。

  启航提醒:识别 CCP 时,不能照搬模板,要结合自身生产工艺 —— 从原料采购、预处理、加工、包装到储存运输,每个新增或调整的环节都要单独评估,尤其关注 “工艺参数波动可能引发安全问题” 的环节。

  三、依赖 “经验判断”,不做科学分析

  很多企业定 CCP 全凭老员工经验,比如 “以前我们一直把灌装速度当 CCP,现在也这么定”,却不做科学验证。比如某饮料企业,凭经验认为 “灌装速度超过 50 瓶 / 分钟就有污染风险”,将其定为 CCP 严格监控,但实际通过实验发现,只要灌装设备密封性达标,速度到 60 瓶 / 分钟也不会有问题,原来的 CCP 设定根本没必要。反之,有些企业凭经验觉得 “原料验收没必要设 CCP”,却没考虑到原料农残超标风险,后续加工环节无法去除,导致最终产品不合格。

  启航建议:定 CCP 不能只靠经验,要结合数据和实验 —— 比如通过测试不同工艺参数下的产品安全指标,确定关键限值;对原料风险,要查供应商资质、做抽样检测,用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设 CCP。

  四、忽略 “后续环节的控制能力”,误判 CCP 必要性

  有些企业没考虑 “后续环节能否消除危害”,误把能被后续环节控制的风险定为 CCP。比如某肉类加工企业,将 “原料切割环节的微生物污染” 定为 CCP,却没意识到后续还有 “高温炖煮” 环节,能彻底杀灭微生物,切割环节的污染风险可被后续消除,没必要设 CCP。反过来,有些企业认为 “杀菌后的冷却环节不重要”,没定为 CCP,却忽略了冷却速度慢会导致细菌二次繁殖,且后续没有其他控制环节,最终引发食品安全问题。

  启航方法:评估每个潜在危害时,都要问 “这个危害在后续环节能不能被控制或消除?”—— 如果能,就不用设 CCP;如果不能,且危害显著,就必须定为 CCP,同时明确监控方法和关键限值。

  CCP 识别是 HACCP 计划的核心,一步错就可能让整个计划失效,不仅浪费资源,还会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。启航管理咨询帮食品企业避开 CCP 识别误区,通过科学评估、结合实际工艺,制定可落地的 HACCP 计划,让企业既符合法规要求,又能真正管控食品安全风险。


分享到:

Hi

启航管理咨询

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
抖音号|57357617211
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


ISO认证咨询
管理咨询
企业培训
联系我们
电话:0755-81799973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福龙路旁恒大
          时尚慧谷大厦6栋B座1309-1311
邮箱:qh@szqhmc.com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