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55-81799973
新闻详情

水资源消耗未做节水措施评估?ESG资源管理落地,企业必看这五点

发表时间:2025-08-27 15:04

  不少企业在推进 ESG 工作时,常陷入 “重报告、轻落地” 的误区 —— 尤其是水资源管理,要么没算清生产环节的耗水量,要么拍脑袋定节水措施,既没做评估也没跟踪效果,等到 ESG 披露或客户审核时,拿不出数据支撑,还可能因水资源浪费被质疑可持续发展能力。更糟的是,随着环保法规趋严、投资者对 ESG 表现愈发关注,水资源管理不到位,不仅会增加运营成本,还会影响企业品牌口碑与合作机会。启航管理咨询结合服务制造、化工等行业的经验,梳理出 ESG 水资源管理落地的五个关键要点,帮企业把节水措施从 “口号” 变成 “实效”。

ESG 认证攻略 (18).jpg

  一、先做 “耗水全流程盘点”,别让数据 “模糊不清”

  很多企业只知道 “每月交多少水费”,却不清楚 “水用在了哪里、哪个环节最费水”—— 比如生产车间的冷却用水、清洗用水,行政部门的办公用水,到底各占多少比例?有没有隐性浪费(如管道漏损)?数据模糊,节水措施就无从下手。

  按 ESG 资源管理要求,耗水盘点要覆盖 “取水 - 用水 - 排水” 全流程:

  明确取水来源:记录自来水、地下水、再生水等不同水源的取水量,区分生产用水与非生产用水;

  拆分用水环节:按车间、工序统计耗水量,比如机械加工企业要算清 “零件清洗耗水”“设备冷却耗水”“地面清洁耗水”,标注每个环节的用水定额(如 “每清洗 100 件零件耗水 5 吨”);

  排查隐性损耗:定期检查管道、阀门是否漏损,安装流量计实时监测异常耗水(如某环节突然耗水量增加 20%,可能是管道破裂);

  统计排水情况:记录排水量、循环用水量及中水回用率,比如 “冷却用水循环利用率 80%,每月减少新鲜水取用 100 吨”。

  启航建议:用 “水资源消耗台账” 标准化记录,每月汇总数据,形成 “耗水环节占比图”,直观找出高耗水环节,为后续节水评估打基础。

  二、针对性做 “节水措施评估”,别盲目跟风选方案

  有些企业看到同行装了 “节水龙头”,自己也跟着装,却没评估是否适配自身场景 —— 比如食品加工企业的清洗工序,用普通节水龙头反而导致清洗时间变长、总耗水量增加;还有企业投入几十万上污水处理回用设备,却因水质不达标无法用于生产,成了 “摆设”。

  正确的评估要抓三个核心:

  匹配用水场景:高耗水环节优先评估,比如纺织企业的染色工序耗水大,可评估 “低温染色技术”“染液循环回用” 等方案;行政办公区用水分散,适合评估 “节水龙头”“感应冲水装置”;

  测算投入产出:计算节水措施的初期投入(设备采购、安装)与长期收益(减少水费、降低排水处理成本),比如 “投入 2 万元装中水回用系统,每月省水 30 吨,预计 1 年半收回成本”,避免投入大于收益;

  验证技术可行性:小范围试点测试,比如某化工企业计划用 “闭式冷却循环系统”,先在一个车间试点,监测 3 个月,确认冷却效果达标且耗水量下降 30%,再全面推广。

  启航提醒:评估后要形成《节水措施评估报告》,明确 “推荐方案、实施步骤、预期节水效果”,避免盲目投入。

  三、制定 “可落地的实施计划”,别让措施 “停在纸面上”

  很多企业做完评估,定了节水方案,却因没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,导致方案搁置 —— 比如 “计划 3 个月内完成车间节水改造”,结果因生产忙、没人牵头,拖了半年还没启动。

  实施计划要明确四个要素:

  责任到人:按部门划分职责,比如生产部负责 “车间节水设备安装”,行政部负责 “办公区节水改造”,质量部负责 “节水效果验证”;

  拆分时间节点:把大方案拆成小任务,比如 “第 1 个月完成设备选型招标,第 2 个月安装调试,第 3 个月验收投用”,避免进度模糊;

  配套资源支持:预留专项预算(设备采购、人员培训),协调生产档期,比如避开生产旺季改造,减少对产能的影响;

  设置里程碑检查:每月召开进度会,检查任务完成情况,比如 “第 1 个月末检查设备招标是否完成,未完成的要说明原因并调整计划”。

  四、建立 “效果监测机制”,别让节水成 “一次性动作”

  有些企业节水措施实施后,就不再跟踪 —— 比如装了节水设备,却没监测实际节水量,时间久了设备故障也没人修,耗水量又回到原来水平;还有企业没统计节水带来的间接收益(如减少污水处理费、提升品牌形象),无法体现 ESG 价值。

  监测要做到 “数据化、常态化”:

  实时监测耗水数据:在关键环节安装智能流量计,实时上传数据,对比措施实施前后的耗水量,比如 “清洗工序实施节水方案后,耗水量从每月 80 吨降至 50 吨”;

  定期核算节水效益:每月计算 “节水总量 = 措施前耗水量 - 措施后耗水量”,换算成 “节省水费 = 节水总量 × 水价”,同时统计 “减少碳排放”(如减少自来水生产环节的碳排放);

  排查措施失效问题:若某环节耗水量反弹,及时排查原因,比如 “冷却用水耗水增加,可能是循环泵故障,需立即维修”。

  五、融入 “ESG 披露与持续改进”,别让管理 “断档”

  ESG 水资源管理不是 “做完就结束”,还要满足披露要求,并持续优化 —— 有些企业没记录节水数据,ESG 报告里只能写 “已采取节水措施”,缺乏数据支撑,投资者认可度低;还有企业不跟进行业新技术,节水效果逐渐落后于同行。

  要做好两点:

  规范披露数据:按 GRI、SASB 等 ESG 披露标准,整理 “取水量、耗水量、循环用水量、节水总量” 等核心数据,附在 ESG 报告中,比如 “2024 年累计节水 500 吨,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至 75%”;

  定期优化方案:每季度评估节水措施有效性,关注行业新技术(如 “新型膜分离技术提升中水回用率”),每年更新节水目标,比如 “2025 年计划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至 80%”。

  ESG 资源管理中,水资源管理是易落地、易见成效的关键模块,做好了不仅能降本,还能提升企业 ESG 评级与市场竞争力。按这五个要点推进,企业能避免 “盲目投入、措施失效” 的坑。启航管理咨询也能帮企业梳理水资源管理流程,提供 “耗水盘点工具、节水评估模板、效果监测方案”,助力 ESG 资源管理从 “合规” 走向 “卓越”。


分享到:

Hi

启航管理咨询

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
抖音号|57357617211
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


ISO认证咨询
管理咨询
企业培训
联系我们
电话:0755-81799973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福龙路旁恒大
          时尚慧谷大厦6栋B座1309-1311
邮箱:qh@szqhmc.com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