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ISO9001换版后审核不通过?新旧条款差异解析与应对发表时间:2025-09-28 14:18 审核时被指 “风险与机遇管理脱节”,气候变化影响没评估;数字化数据不同步,被开出不符合项;文件改了大半,还是没踩中新版要点 ——ISO9001 换版后,不少企业陷入 “改了白改” 的困境。正如质量体系专家所言:“换版不是改文件,是重构管理逻辑,没抓准差异点只会白费功夫。” 抓住以下核心变化,才能顺利通过审核。 一、差异一:风险与机遇从 “合并管” 到 “分开控” 2015 版将风险与机遇合并管理,新版 DIS 版直接拆分为 6.1.2 “应对风险的措施” 和 6.1.3 “应对机遇的措施”,还要求建立 “确定 - 分析 - 评估 - 策划” 的闭环流程。很多企业因没单独建机遇管理机制被卡,比如只做风险排查,没识别 “新技术应用”“新合作” 等机遇。 应对关键:分两步搭建体系 —— 风险端按 “预防不利→持续改进” 逻辑更新管控清单,机遇端新增 “市场机会分析会”,每月梳理可落地的机遇点(如客户新需求转化),同步建立 “风险 - 机遇协同评估表”,避免控风险时错失机遇。 二、差异二:气候变化成 “强制性评估项” 新版 4.1 章明确要求企业评估 “气候变化是否是相关问题”,4.2 章还提示需关注相关方的气候需求。之前没纳入的企业,审核时会被判定 “内外部环境分析不全”,尤其涉及供应链的企业,极端天气导致的原材料短缺风险必须评估。 应对关键:建 “气候 - 质量影响映射表”,比如识别高温对生产设备的影响,配套 “实时监控 + 备用冷却系统” 方案;供应链端在供方评价中加 “绿色生产能力” 指标,同步更新采购协议的气候合规条款,留存评估记录备查。 三、差异三:数字化与过程整合要求升级 新版强化 “数字连续性”,要求质量数据与信息化工具联动,还引入 “过程方法 2.0”,需建跨职能过程网络图。不少企业因 ERP 系统与质量记录脱节、流程碎片化被驳回,传统纸质台账已难满足要求。 应对关键:先打通数据接口,将生产、检验数据同步至质量系统,确保可实时追溯;再重构核心流程,比如将 “设计开发” 与 “风险机遇管理” 串联,在 FMEA 分析中嵌入机遇识别环节,用可视化图表呈现流程关联,避免 “文件与实际两张皮”。 避坑提醒:2 个最易忽视的细节 记录要求变了:新版用 “适用” 代替 “保持”,不是所有环节都要留纸质记录,但关键数据(如气候评估、机遇落地效果)必须可随时调取; 供方管控加码:外部提供控制需纳入 “绿色合规”,没更新供方评估准则的企业,易在审核中栽跟头。 ISO9001 换版的核心,是从 “合规性满足” 转向 “价值创造”。没通过审核的企业,多是停留在改文件的表面功夫,没将风险机遇、气候影响、数字化等新要求融入实际管理。 启航管理咨询可协助企业开展新旧标准差距分析,靶向优化体系流程,打通数据链路,确保管理逻辑与新版要求对齐,让换版不仅能通过审核,更能转化为管理效能。 |
启航管理咨询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抖音号|57357617211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