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跨国客户要求EcoVadis?供应链合规3步走发表时间:2025-11-12 10:29 EcoVadis评级没达到客户的银牌要求,供应链劳工权益项还亮了红灯。 做外贸的朋友对这种场景不陌生:自己企业的ESG做得再细致,核心供应商的环保违规、社保不全等问题,照样会让跨国客户的订单“卡壳”。EcoVadis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“加分项”,而是供应链准入的“硬门槛”。 启航管理咨询在辅导近百家出口企业后发现,应对EcoVadis无需盲目跟风,找准“分级、整改、嵌流程”三个关键动作,就能把供应链合规从“拦路虎”变成“护城河”。
第一步:分级画像,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很多企业一上来就要求所有供应商做EcoVadis评级,结果小供应商嫌成本高拒绝配合,核心供应商的问题又没抓深,反而陷入管理内耗。正确的做法是按“风险+价值”给供应商分级,精准发力: 核心供应商(占采购额60%以上)是重点,必须强制参与EcoVadis评估,尤其关注与自身业务强相关的维度——电子企业盯紧“危废处理”,服装企业聚焦“劳工权益”,评分至少要达到客户要求的最低等级;高风险供应商(如化工、印染行业)即便采购额小,也要提交ESG自评表,排查童工、危废违规等红线问题;一般供应商纳入年度抽检,用简化版标准(查环保备案、营业执照)做基础筛查即可。 启航管理咨询会帮企业定制《供应商分级清单》,明确不同级别供应商的合规要求,既避免资源浪费,又能牢牢守住风险底线。 第二步:靶向整改,带着供应商一起升级 拿到供应商的EcoVadis报告后,别只盯着分数叹气,重点看“待改进项”逐个击破。整改不是发号施令,而是带着供应商解决问题,这才是EcoVadis的核心逻辑: 若供应商“能源消耗”得分低,就分享自身的光伏改造案例,推荐靠谱的节能设备供应商;若“劳工权益”不达标,直接提供合规的《员工手册模板》,指导其完善考勤、社保流程。对整改积极性差的,要明确“3个月无改善则暂停合作”的底线,用合作关系倒逼行动。 我们辅导的一家东莞电子企业,用这种“问题-方案-期限”的模式,让两家核心供应商的EcoVadis评分6个月内提升了30分,顺利拿下了欧洲客户的长期订单。 第三步:嵌进流程,让合规成为习惯 最容易踩的坑是“评级归评级,采购归采购”——供应商评级达标了,招标时却忘了提要求,最后还是出问题。必须把EcoVadis要求嵌进采购全流程,形成闭环: 招标阶段,在标书里明确EcoVadis最低得分,比如核心部件供应商需达银牌及以上;签约时写清“评级下降2个等级可终止合同”的条款;付款前,核对供应商当月的环保设备维护单、员工培训记录,作为付款附加条件。 流程卡得越紧,供应商越不敢敷衍。启航管理咨询在落地时,会帮企业梳理采购全流程节点,把合规要求转化为可执行的操作清单,避免形式化。 结语:EcoVadis不是负担,是供应链的“健康体检” 很多企业觉得EcoVadis是额外成本,实则它是帮企业排查供应链风险的“免费体检”。那些能通过EcoVadis认证的企业,不仅能拿到跨国订单,更能在原材料涨价、政策调整时,凭借稳定的供应链抗压能力脱颖而出。 EcoVadis的核心从来不是“挑错”,而是“联动共赢”。启航管理咨询不做“文件化合规”,只帮企业把标准落到实处——从供应商分级清单到整改方案,从流程嵌入到员工培训,全流程陪跑。 如果你的企业正被EcoVadis评级、供应商合规问题困扰,欢迎联系我们。 |
启航管理咨询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抖音号|57357617211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