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APQP供方开发只给材料清单缺评估?IATF16949供方审核模板,汽车供应链必补发表时间:2025-11-13 12:08 “新品试装时才发现,供方连PPAP文件都凑不齐;量产阶段更糟,关键尺寸波动超标,追溯记录一片混乱。” 做汽车零部件的李总最近很头疼:APQP供方开发阶段,对方只提交了材料规格清单和营业执照,就被纳入合格供方名录,结果因为供方能力不足,导致项目延期近两个月。很多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都踩过这个坑——把“材料合规”等同于“供方合格”,忽略了IATF16949要求的全维度能力评估。 深圳市启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(简称“启航管理咨询”)在辅导汽车供应链企业时发现,IATF16949的核心不是“文件合规”,而是“能力可控”。一套贴合APQP流程的供方审核模板,能从源头规避风险,这也是汽车供应链的必补项。
误区:只看“材料清单”,漏掉IATF16949核心要求 IATF16949明确要求,供方开发需贯穿APQP五大阶段,而非仅停留在“采购准入”环节。很多企业的审核只盯着“材料是否符合图纸要求”,却忽略了三个关键:一是供方的APQP同步能力,能否跟上新品开发节点;二是过程管控的稳定性,是否有SPC统计过程控制能力;三是持续改进机制,出现问题能否用8D报告闭环。 启航管理咨询曾帮一家线束企业梳理供方,发现其30%的二级供方只有材料清单,未提供过程FMEA和检验规范,这在IATF16949审核中属于“严重不符合项”。可见,缺了系统性评估的供方开发,本质是给供应链埋雷。 核心:IATF16949供方审核模板,覆盖APQP全流程 这套模板以“准入-过程-绩效”为核心,衔接APQP的策划、设计、验证、量产各阶段,每个模块都标注了IATF16949对应条款,避免审核流于形式。 1. 准入评估:不止看资质,更看APQP同步能力 准入环节需避开“只查营业执照”的误区,重点审核三大维度:一是研发能力,是否能输出DFMEA、设计验证报告,核心零部件供方需提供PPAP文件;二是质量体系,是否通过IATF16949或等效认证,有无完整的不合格品控制流程;三是资源保障,设备校准记录、特殊岗位人员资质(如内审员、FMEA分析师)是否齐全。 启航管理咨询会帮企业在模板中标注“一票否决项”,比如核心供方无APQP团队、关键设备无校准计划,直接排除合作可能,从源头降低风险。 2. 过程审核:对照VDA6.3,穿透生产全链条 过程审核是IATF16949的重点,模板需融合VDA6.3过程审核要素,聚焦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的管控细节。比如生产现场审核,要查作业指导书是否与控制计划一致,SPC是否监控关键特性;检验环节需核实进货检验(IQC)、过程检验(IPQC)的抽样方案,是否符合AQL标准。 针对APQP试生产阶段,模板特别增设“变更管控”模块,审核供方是否有书面的工程变更流程,变更后的样品是否重新验证,这直接关联到量产阶段的质量稳定性。 3. 绩效评估:量化数据,替代“主观印象” 很多企业凭“合作感受”评价供方,IATF16949则要求用数据说话。模板中的绩效指标包括:质量类(PPM百万件不良率、来料检验合格率)、交付类(交付达成率、交付准时率)、改进类(8D报告关闭率、客户投诉响应速度),每个指标都明确统计周期和目标值。 比如核心供方的PPM需控制在200以内,交付准时率不低于98%,连续两个周期不达标则启动整改或更换流程,这让供方管理有了明确依据。 落地:模板使用的3个关键提醒 1. 分级审核更高效:核心供方(占采购额50%以上)需全模块审核,一般供方可简化过程审核,重点查准入资质和绩效数据,避免资源浪费;2. 衔接APQP节点:在APQP设计开发阶段就启动供方准入评估,试生产阶段完成过程审核,量产前锁定绩效标准;3. 动态更新:每季度根据绩效数据调整供方等级,年度结合IATF16949内部审核优化模板条款。 启航管理咨询在落地服务中,会帮企业将模板转化为可填写的Excel表单,标注“必填项”“参考文件”,甚至联动供方管理系统,实现审核数据的自动统计,让合规更省心。 |
启航管理咨询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抖音号|57357617211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