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55-81799973
新闻详情

ESG报告卡壳员工培训时长?这份统计指南补全漏洞

发表时间:2025-11-19 11:12

  “ESG报告马上要提交,员工培训时长却凑不齐数据,行政报的是签到时长,业务部算的是授课时长,财务汇总时完全对不上。”这是很多制造业遇到的困境,这也是启航管理咨询在ESG辅导中最常遇到的问题。随着ESG披露进入强制时代,员工培训时长作为社会责任的核心指标,数据缺失或混乱不仅影响报告评级,更可能失去投资者信任。这份实操指南,帮企业精准解决统计难题。

ESG报告统计指南.jpg

  问题根源:统计陷入“三重混乱”

  员工培训时长统计看似简单,实则藏着不少坑。启航管理咨询总结出企业最易踩的三类问题:一是口径混乱,有的按“签到至签退”算,有的只算“有效授课时间”,导致数据偏差;二是范围模糊,不清楚新员工入职培训、老员工技能提升、安全合规培训是否都该纳入;三是数据分散,行政、人力、业务部门各存各的,汇总时出现遗漏或重复。

  这些问题并非小疏漏。安永调研显示,ESG数据收集与量化已成为企业披露的核心挑战,而培训时长这类员工权益数据,正是监管与投资者重点关注的“实质性”指标,数据不实会直接影响企业公信力。

  核心解法:从“混乱统计”到“规范闭环”

  启航管理咨询结合辅导经验,提炼出“定口径-建链路-强对接”三步法,让统计工作有据可依:

  第一步:明确“三级统计口径”,避免数据打架

  首先统一计算标准:以“实际接受培训的有效时长”为核心,剔除签到前后的等待时间;其次界定覆盖范围,所有面向全职、兼职员工的职业技能、安全合规、文化建设类培训均需纳入,包括线上课程与线下实操;最后细化统计单位,按“人次/小时”记录,方便后续计算人均培训时长,如10人参与2小时培训,总时长计为20小时,与水井坊等企业的披露标准保持一致。

  第二步:搭建“跨部门数据协同表”,实现源头可控

  避免数据分散的关键是建立统一收集入口。由人力资源部牵头,设计包含“培训名称、参与人数、起止时间、有效时长、负责部门”的标准化表格,业务部门开展培训后1个工作日内提交,行政部负责线上课程数据同步,人力资源部每周汇总核验,确保数据不遗漏、不重复。

  第三步:对接ESG披露指标,确保数据可用

  统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披露需求。需提前明确报告中需披露的细分指标,如“总培训时长、人均培训时长、不同岗位培训时长分布”等,在统计时同步分类记录。例如,针对生产岗与行政岗的培训数据分别统计,既能满足ESG报告的细化要求,也为后续优化培训计划提供依据。

  数据真实,才是ESG报告的核心价值

  ESG报告中的每一组数据,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。员工培训时长的统计,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,而是对员工权益的重视与管理细节的落地。只有用规范的方法确保数据真实、完整,才能让ESG报告真正成为企业的“信任名片”。


分享到:

Hi

启航管理咨询


微信号|qhmc13823531068

抖音号|57357617211

启航管理咨询学院QQ群|233279828


ISO认证咨询
管理咨询
企业培训
联系我们
电话:0755-81799973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福龙路旁恒大
          时尚慧谷大厦6栋B座1309-1311
邮箱:qh@szqhmc.com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