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物流部王经理最近愁眉不展:合作多年的供应商,ISO 28000 审核时查出运输环节安保漏洞,不仅订单被暂停,连公司自己的供应链安全评级都受了影响。想换供应商,成本太高;不换,又怕下次审核再出问题。 很多企业都有类似困扰:自己审供应商,容易 “手下留情”;等第三方审核出问题,损失已经造成。ISO 28000 的核心是供应链安全,第三方管理不是 “走过场”,而是要建立 “提前防、精准查、持...
2025-08-06
某食品企业ESG审核时,监管部门问 “这批小麦从哪个合作社收的?农药残留检测报告能追溯到地块吗?” 该企业拿不出完整溯源链,差点被判定 “ESG合规不达标”。 食品业 ESG 里,原料溯源是 “硬骨头”—— 供应链长、环节多,稍有疏忽就断链。很多企业卡在 “信息零散追不清”“流程漏洞补不上”。启航管理咨询分享 3 个急救方案,直接解决溯源痛点: 一、用 “数字化台账 + 关键节点留痕...
2025-08-06
能源主管老李最近有点烦:公司做ISO50001认证,内部审核时发现空调温度设置记录写的26℃,但车间实际测出来24℃;设备台账里列了12台空压机,现场却多了2台没登记的旧设备。这些 “小问题” 堆在一起,认证进度眼看要耽误。 其实,ISO50001内部审核不是 “挑错”,而是帮企业把能源管理体系 “扎扎实实地落地”。作为扎根深圳20年的咨询机构,启航管理咨询每年协助上百家企业通过认证,...
2025-08-05
采购部王经理最近愁得掉头发:公司要做 ESG 评级,老板特意交代 “供应商必须达标”。可筛了三个月,要么是供应商拿着一堆证书却答不上环保细节,要么是报价合适但查出来有劳工纠纷,好不容易定了两家,又被审计部说 “筛查太浅”。 其实不止王经理,很多企业搞可持续采购时都这样 —— 想选符合 ESG 要求的供应商,却卡在 “不知道看什么、怎么验证” 上。启航管理咨询帮一家电子企业梳理时,用了三...
2025-08-05
SQP 验厂时,培训记录厚厚一沓,审核员却只翻了 3 页就皱眉:“员工说不出消防器材怎么用,培训等于白做。” 很多企业把培训做成 “纸面功夫”—— 签了到、考了试,却没让员工真学会。其实 SQP 验厂看的不是记录厚度,而是员工 “知道什么、会做什么”。这 3 个落地步骤,能让培训既过得了审核,又能真起效。 一、意识教育:别只念 PPT,用场景戳痛点 员工记不住 “不能违规操作”,但...
2025-08-04
签了反贿赂协议,建了 ISO37301 体系,却还是在供应商回扣上栽了跟头 —— 采购经理收了好处费,用次料充好料,直到客户投诉才东窗事发;更糟的是,审计时翻遍文件,竟找不到任何异常痕迹。 这种 “体系看起来很美,实际防不住漏洞” 的尴尬,不少企业都遇过。ISO37301 反贿赂体系失效,尤其在供应商回扣查不出的问题上,往往不是 “没做”,而是 “没做到位”。以下 5 个藏在细节里的原...
2025-08-04
外贸人都懂,EcoVadis 审核像一场 “隐形考试”—— 客户不提前划重点,却拿着评分卡悄悄打分。明明做了不少环保和社会责任工作,却总在应答时 “答不到点上”:要么说太笼统,要么证据链对不上,最后评分卡在及格线边缘,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向竞争对手。 其实,EcoVadis 客户审核的问题看似零散,实则有规律。结合上百家外贸企业的实战经验,启航管理咨询整理出5 类高频问题及应答逻辑,帮你避...
2025-08-04
坚果车间的角落发现虫粪,Costco 验厂直接亮红灯 —— 这是三只松鼠曾面临的尴尬。眼看合作就要黄,他们用 3 个月翻盘:第三方虫控扎紧 “防线”,全员质检织密 “筛子”,最终拿到 A 级评分。食品企业怕验厂,尤其怕 “虫害” 这种藏不住的硬伤。但三只松鼠的逆袭,靠的不是运气,而是能直接抄作业的实操方法。 一、第三方虫控:别只花钱请人,要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自己买杀虫剂喷,不如让第三...
2025-08-02
碳盘查报表改到第三版,财务报的能耗数据和生产台账对不上;算出来的排放量忽高忽低,审核员一眼指出 “边界没划清”—— 这不是粗心,而是 ISO14064 里最容易踩的坑。边界设定是碳盘查的 “第一粒纽扣”,扣错了后面全白搭。这 5 个征兆一出现,就得警惕边界出了问题: 一、“该算的没算”:子公司 / 厂房莫名 “消失” 在范围里 明明有 3 个生产基地,盘查时只算了总部厂区,漏掉了异地...
2025-08-02
ISO27701体系建了一半,卡在员工隐私协议这关 ——HR改了五版,法务每次都红笔圈满 “不严谨”“有漏洞”。眼看认证deadline越来越近,协议却迟迟定不下来,急得团队天天开会扯皮。 员工隐私协议是ISO27701的基础文件,法务打回不是挑刺,而是协议里藏着 “合规暗坑”。这3个高频问题,改对了就能少走弯路。 一、“收集范围” 写太宽,没划清 “必要边界” 法务最常驳回的理由...
2025-08-01
花了俩月填完EcoVadis问卷,信心满满提交,结果第二天就收到拒审通知 ——“合并文件不符合要求”。重新整理又得耽误一周,客户那边催得紧,急得抓耳挠腮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。这种 “临门一脚掉链子” 的事,不少企业都遇过。 EcoVadis对文件的要求,看着简单,实则藏着不少细节雷区。尤其合并文件,不是把PDF堆在一起就行,这3个致命原因,最容易导致拒审。 一、文件 “张冠李戴”,对应...
2025-08-01
半夜收到供应商的 “不可抗力” 邮件,比失恋还崩溃 —— 生产线明早就要停,客户的索赔函已经在路上。芯片断供这颗 “定时炸弹”,车企和电子厂怎么提前拆?IATF16949 汽车质量体系里,藏着一套 “断链预警机制” ,不是让你事后救火,而是把风险掐死在萌芽里。以下三步,直接落地: 第一步:先搞清楚 “断链风险” 在哪(IATF 的风险分级法) 别把所有风险当回事,先分级: 战略层(...
2025-07-31
智能硬件企业日子不好过:设备收集的用户位置数据被投诉泄露,APP 日志存了敏感信息没加密,刚拿到的订单因 “数据安全不合规” 被客户叫停。数据安全这块 “硬骨头”,成了深圳智能硬件企业拓市场的绊脚石。 ISO42001 作为国际通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,不是摆着看的认证,而是帮企业把数据风险关进笼子的实操指南。启航管理咨询结合 20 年体系认证经验,梳理出智能硬件企业的认证落地路径,照做...
2025-07-30
前阵子台风冲垮了原料仓库,生产线停了一周;这月供应商那边爆发罢工,订单眼睁睁拖黄 —— 供应链中断的事越来越密,企业却总像没头苍蝇:要么平时不准备,出事了手忙脚乱;要么做了预案,真到关头却发现根本用不上。这种 “风险来了扛不住,扛住了也元气大伤” 的困境,成了不少企业的心头刺。 其实,ISO 28000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早就给出了破局思路。它不只是一纸认证,而是一套让供应链 “打不垮...
2025-07-30
不少企业 FCCA 验厂时,生产线管理得整整齐齐,却在不合格品处理上栽了跟头:一批瑕疵品的隔离区没贴全标识,验厂员随手拿起一件问 “哪批的?为啥不合格?”,车间主任支支吾吾答不上来,直接记了不符合项。更糟的是返工记录 —— 只写 “已返工”,没附检验数据,验厂员一句 “怎么证明返工合格了?”,就让之前的努力打了折。 FCCA 对不合格品处理的要求,核心是 “看得见、查得清”。启航管理咨...
2025-07-30
一批电子元件进厂,抽检时各项指标都合格,批量生产后却被检出铅含量超标 —— 这是不少企业推行 QC080000 时的糟心事。有害物质管控就像筛沙子,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筛网出了洞,不合格品就会流到终端,轻则返工报废,重则面临客户投诉和市场禁入。 其实,供应链的漏检不是偶然,多是因为管控只停留在 “进货检验” 这一环。启航管理咨询在服务企业时发现,用对这 3 招,能让有害物质管控贯穿供...
2025-07-29
不少企业自己的生产车间管理得井井有条,却栽在员工外包宿舍上 ——SEDEX 验厂时,宿舍的消防通道堵了、人均面积不达标,直接拿了否决项,订单因此卡壳。更糟的是,外包宿舍归房东管,企业想整改却插不上手,这种 “看得见管不着” 的无力感,成了 SEDEX 合规路上的拦路虎。 其实,SEDEX 对住宿条件的要求有明确红线,只要提前排查这 5 个否决项,就能让外包宿舍从 “风险点” 变成 “合...
2025-07-29
快消品企业做ESG,最容易卡在 “包装可持续化” 上:换了可降解材料,成本涨了 30%;搞了减塑设计,消费者嫌不方便;投入不少,ESG评级却没起色。其实,包装可持续化不是 “为环保而环保”,关键是找到 “成本可控、用户接受、合规达标的平衡点”。启航管理咨询梳理了 3 个可复制的落地案例,拆解背后的实操逻辑。 案例 1:饮料企业 “减塑不减体验”,靠结构优化降本 20% 某果汁品牌曾头...
2025-07-29
在医疗器械行业,洁净室的压差控制是 ISO13485 认证的关键环节,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与患者安全。启航管理咨询凭借 20 年体系认证咨询经验,梳理出洁净室压差监控调试的核心要点,帮企业避开常见误区。 一、调试前必须做的 3 项基础核查 压差调试不是上来就调设备,先确认基础条件是否达标: 1.查布局与功能分区:按 ISO13485 要求,洁净室需明确划分洁净区、准洁净区、非洁净区,...
2025-07-28
每年做ISO45001风险评估,机械伤害隐患却像藏起来的定时炸弹 —— 明明检查过车床的防护罩,偏偏有人被外露的传动轴划伤;刚更新完冲压设备的风险清单,又因员工违规操作导致手部挤压。这种 “年年查、年年漏” 的循环,不仅让体系运行打折扣,更让员工安全悬着心。其实,机械伤害隐患查不全,根源不在 “没检查”,而在 “检查的方法不对”。避开这三个盲区,风险评估才能真正堵住漏洞。 一、别只查 ...
2025-07-28
|